采购工装样品时如何判断“偷料现象”
样品没问题,大货缩水?——警惕供应商“偷料”伎俩
不少采购人员遇到过这种情况:样衣质量很好,但大货一来却手感发薄、颜色偏浅。这就是业内常说的“偷料”问题。识别偷料工厂,并不需要仪器,只要掌握几个判断技巧。
一、触感与透光检查
将样衣与大货叠放,对着光源观察布面密度。若明显更透光,说明纱线密度降低。触摸手感偏“滑薄”,则多半添加了低成本再生纤维。
二、克重复测
采购方可随机裁10cm×10cm样布称重,换算出克重。若与样衣数据相差超过5%,基本可判定偷料。
三、辅料对比
拉链、魔术贴、包边布、线材等辅料易被替换成次级货。特别是线迹偏稀或锁边露白时,说明机器针距调松以节约用线。
四、合同留样与追责
签样衣时,应将实物样封存,并在合同中注明“面料成分、克重及供应商批号”。此举可作为验货对照依据。
下一篇: 如何通过合同条款保障工装售后责任
上一篇: 交期紧张时,采购如何判断工厂能否按时交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