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工装应用实践:从概念到工地
不是“黑科技”,是真实效率提升
智能工装已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现场,尤其在高风险、信息密集的作业环境中,起到了集成感知、实时响应的作用。
典型配置如下:
1. 环境传感器模块:检测温湿度、有害气体浓度,并实时联动平台预警。
2. 位置识别模块:集成GPS或蓝牙定位芯片,实现区域管控与出入识别。
3. 生理监测模块:实时采集心率、体温、姿态变化,适用于高温或高空作业。
4. 语音识别与SOS:嵌入式麦克风与控制键,实现一键求救或语音播报指令。
应用案例包括:
- 地铁盾构项目:监控作业人员疲劳风险
- 石化检修:防爆环境下精准定位
- 物流仓储:实现货位智能识别与语音指引
智能工装的推广需要后端平台支持、使用培训和运维保障,是装备数字化的关键一环。
下一篇:
上一篇: 抗油污工作服的表面处理新技术